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河北 > 保定 > 名人

李玉衡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李玉衡(1910~1942)又名李球子。蠡县屯里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蠡县抗日救国会,同年9月18日参加了在县城召开的“九一八”国耻纪念大会,更坚定了抗日救亡、以身报国的决心,于同年12月参加蠡县二区抗日游击小队,刻苦锻炼,练就一手好枪法,人称“百发百中”。他作战机警勇敢,屡立战功。1941年5月,调博野县手枪队任队长。
  1942年12月23日(农历十一月十六),他带领7名队员乔装改扮,到蠡县刘家疃集市配合村游击组打击常在集市上捣乱的日伪军。上午10时许,郑家庄岗楼十几个日伪军扛枪来到集市,大摇大摆地走进饭馆索要酒菜,突然一声枪响,领头的日本兵应声倒下,街上顿时大乱,日伪军慌忙逃窜,李玉衡率领战士们奋勇追杀,打死打伤伪军5人。这时,村外枪声大作,日伪军援兵赶到,情况紧急,李玉衡命令并掩护6名战士火速向西撤退,在打死两名日伪军后,趁混乱之机,向-围至村口,混在老百姓中跑出集市,在通往屯里村的路上被一汉奸认出,汉奸大喊:“李玉衡投降吧,跑不了啦!”包抄追来的日伪军闻声冲过来,把李玉衡及众百姓团团包围,日军小队长小林疯狂命令:“抓活的!”李玉衡奋力冲杀,用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后,为使百姓免遭伤害,他索性甩掉手枪,挺身而出。李玉衡被捕后,日伪军企图收买他,让汉奸劝降,又以金钱美女诱降不成,遂把他关进地主的仓库严刑拷打,他咬紧牙关,怒目而视,一声不吭。几天后,他为了逃出日伪军的魔爪,用双手在仓库的后墙挖洞,10个手指磨得鲜血淋淋。12月30日午夜,就在洞口将挖通之时,突然闯进几个日本兵,将他押赴刑场残酷杀害。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下一名人:杨鹤声
[以上内容由网友"Stephen"分享。]

以下与李玉衡相关信息:

以下李玉衡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