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黄陵县人物

黄陵县人物

白烨 (1952~)  笔名文波。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调中国社科出版社,任文学室副主任、主任、总助理,1999年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享……[详细]
裴积荣 (1933~)  笔名田力。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延安中学师范速成班。历任中学校长,吴旗县委通讯组长、宣传部长,延安地区创作辅导室书记,《延安文学》杂志副主编,副编审。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西行阳关道》、《我为贫女做嫁衣》,……[详细]
牛书申(1913—2007),男,开国少将,陕西省黄陵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核工业战线优秀领导干部、原二机部副部长(正部级)。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详细]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  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调汉州(故治……[详细]
刘含初(1894~1927)名翰章,字含初。陕西中部(今陕西黄陵)人。1917年西安三秦公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科。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19年五四反帝-爆发,刘积极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被北京政府逮捕,经校方与进步力量营救获释。19……[详细]
杨季秋(1890—1927),太贤北村人,中部县红枪会首领。民国13年(1924)春,北村驻扎了一排土匪,借社会动荡不安之机,向农民要粮要物,敲榨0,横行乡里,逼得百姓叫苦不迭。杨季秋自发组织群众联络四乡,消灭土匪,抗粮抗捐,因以红缨枪为武器,即取名“红枪会”。组织成立后,先后从河南、湖北……[详细]
刘翰章,(1894—1927)。字含初,陕西省黄陵县备村人,出身地主家庭,7岁进私熟,14岁毕业于省立三秦公学。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刻苦好学,善于思考,并酷爱国文。历史、书法成绩也很好。常与同学探讨救国救民之道,颇得师友赞赏,为李大钊所器重,在陈独秀、李大钊等影响下,认真阅……[详细]
李瑞成(1910—1937),共产党员,黄陵县隆坊镇尺。1927年春,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任石谦旅护兵十连连长,与谢子长合作出《告父老乡亲》一书。同年9月,中共发动清涧起义后,部队向宜川守敌代旅长康子祥展开激战,得到由延川、清涧赶至的起义部队的配合,康败退,三支起义部队会合于宜川。李象……[详细]
苏继堂(1902—1934),出生于黄陵县隆坊镇苏家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继堂勉强读完小学,回家务农。因贫不能自养,借本村地主苏红胜0,继堂无力偿还,多次遭受毒打。1932年4、5月间,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中部,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苏继堂毅然投奔红军,联络10多名贫苦……[详细]
张学让(1913—1964),乳名学堂,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先后在延长、延安、西安等地读书。在西安省立师范就读时,于1937年10月加入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返乡,任桥山小学校长。11月在黄陵参加国民党,先后在洛川中学、中部师范、泾阳省立铜川师范……[详细]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详细]
李永珍(1922—1958),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幼时聪颖,8岁开始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小,后去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中学时代,永珍上进心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3年,入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读书。1944年回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这所学……[详细]
雷建席(1915—1967),又名雷洪,黄陵县店头镇人,出身贫苦家庭。解放前务农,店头解放后,参加民兵,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担任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忠于职守,不辞劳苦,协助-门抓获各类罪犯甚多。1953年带领民兵在深山搜捕-的-匪徒,持续27昼夜,将匪徒全部……[详细]
刘树信(1920—1968),黄陵县太贤乡备村人,七、八岁时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10岁上小学,经常读一些进步刊物,时值刘志丹领导游击队路过村子,宣传革命,在树信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1935年刘树信小学毕业,毅然离开家乡,到陕北绥德师范上学,1937年上半年,红军进驻绥德,刘树信对革命有……[详细]
肖连海(1906—1969),原籍山东益都县,1928年前逃荒,流落陕西富平县,1936年迁居黄陵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解放前务农。1948年黄陵解放,先后任王庄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园、张家寨、老虎尾巴等村的行政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本村农民,组建……[详细]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  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详细]
李国杰(1921—1977),阿党乡南河人。7岁入私塾,解放前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抓丁。1947年经人介绍在国民党洛川公署为抄写书记员。解放后,曾在县政府和隆坊区政府任文书,1952年回家务农。向洛川李新要学习园艺。归后不顾父兄反对,在自家10亩好川地植上苹果。黄陵苹果即始于此。3年后收成颇丰……[详细]
任仲文1963—1984),黄陵县桥山镇南城村人。1976年考入黄陵中学,198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次年加入共青团。  仲文自幼敬慕革命英雄的光辉业绩,常以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模范自勉。他待人赤诚,急人之难。同村七旬老人张有发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痴呆,行动艰难。仲文帮他们担水劈柴……[详细]
铁 钢(1913—1987),原名马俊生,黄陵县隆坊西寨子村人。1931年,铁钢开始在黄陵高小读书,在地下党员吴敬西老师的领导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铁钢1937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宜、洛办事处”工作,主持隆坊抗日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详细]
张林召(1915—1987),女,隆坊镇人。农民,文盲,自幼喜爱剪纸,擅长人物造型。作品曾参加延安地区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与中央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并曾在《美术》杂志发表,以其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美术专家的重视和好评。张林召的作品已销往国外,美术评论家钟阿城评价说:“张氏的剪纸造型是中……[详细]
张红萍,女,汉族,1976年5月生,陕西省延安市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专职家属协管员。  结婚16年来,张红萍悉心照料瘫痪在床多年的奶奶、患胃癌的婆婆和6级残疾的公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半边天,用孝心让迟暮老人乐享晚年。  2001年,结婚不久的张红萍辞去工作,留在老家照料常年瘫……[详细]
夸父是神话传说人物,他体型巨大,为了追逐太阳不断奔跑,最后渴死在路上。说到夸父的形象,我们会想到一个赤身的巨人,奔跑在大地上,尽管身体很累,也很渴,他也不放弃追逐太阳,夸父的执着和不怕死的精神令人敬佩……[详细]
爬坡节是雷山丹江、西江、大塘、望丰、郎德一带苗族青年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每年清明节后的子日(鼠)和午日(马)过。苗族青年男女在这春暖花开而又未到大忙季节的日子去爬山踏青、寻伴交友、游方谈情,那是最惬意不……[详细]
白鹤畈相传宋代永丰(今广丰)县有个叫化子,姓吕,原籍海州。因衣衫褴褛,一贫如洗,人们就叫他吕贫子。他白天沿街乞讨,夜晚栖身于西山东岳庙,早出晚归,日日如此。他的住处只有一张草席,一只烧钵。他外出时把钵……[详细]
太子神仙豆腐是“江山十大名菜”之一,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  神仙豆腐内含丰富的葡萄甘露聚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  神仙豆腐可烧、炒、煮、爆、煨、氽、凉拌、卤等不同做法。煮不糊、炒不烂。入口细、软、嫩、脆、滑、爽。  神仙草是是野生草本植……[详细]
《姜子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延续作者构建封神宇宙野心的作品。在影片上映之后,大众对于这部影片质量的评价参差不齐。而其实在影片中有四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足以看出导演对剧情设置的独具匠心,以及其……[详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客家人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客家人都会怎么过呢?冬至这天,在客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广东客家地区,冬至之日,县城多祭祀祠堂。客家人家家做糯米糕,“……[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