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德阳人物

德阳人物

刘宇亮,字季龙,号蓬玄。绵竹(今属四川德阳市)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1637)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宇亮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角逐为乐。性不嗜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得与。座钱士升为之援,又力排同乡王应熊,张己声誉,竟获大用……[详细]
汉州德阳人。生卒不详。以文学知名。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详细]
赵缩手  缩手,普州士人。……[详细]
刘兴诗 (1931~)  四川德阳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历任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教师,成都地质学院副教授,成都理工学院教授,研究员。四川省作协理事,中国地质作协第一届副主席,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普作协副主席。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详细]
谢武军 (1949~)  原名谢五君,笔名端午。女。四川德阳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小学教师、区政府办事员,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副主任、进修部组教处长。现任中央党校副局级组织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详细]
杨甦 (1921~1990)  笔名赵灯。四川德阳人。历任小学教师,图书管理员,《群众文艺》、《奔腾》、《红岩》及《美的研究与欣赏》校对、记者、、副主任、副主编,重庆市作协副主席。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灌风楼夜话》,组诗《-待的土地》,评论《诗·……[详细]
毛星 (1919~2001)  四川德阳人。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1937年赴延安陕北公学等校学习,1938年后历任陕甘宁边区青救会《青年呼声》,延安鲁艺文学系学员、指导员及总支委组织部长,文艺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东北《合江日报》、《松江日报》总,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总,东……[详细]
叶毓中  1941年9月生,四川省德阳县人。国画家、诗人、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成员、理事、《美术》杂志社主编兼社长。  195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四年后升学院中国画系,完成山水、人物、花卉、书法和篆刻、诗词学全部学业。  ……[详细]
叶毓山又名叶玉山。四川德阳人。擅雕塑。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作品有《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获全国城市雕塑最佳作品奖,《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1962年完成第一座雕塑《毛主席……[详细]
赵铎(?-1465)  明代中叶农民起义首领。德阳(今四川省德阳县,位成都市东北)人。他以被诬通盗之罪名,遭官吏破孩,于1464年(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起义。后联络川中杨瓒、悟升、陈焕章等小股起义军,声势日盛,并自称赵王,设官分职,流动作战。次年于彰明县 (今四川省江油县南,1958年并入……[详细]
隆化中幡是隆化县流传的民间杂耍,形成于明朝末期清朝初期,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有400余年。新中国诞生后,很快得到普及发展。文革期间又几近灭亡。1984年以后经过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提高,逐……[详细]
翠华茶是云南省的历史名茶。产于云南省大关县翠屏山脚的翠华寺。该地产茶已有500多年历史,当时翠华寺产的茶称“金耳环”,为朝廷贡品和佛家朝拜峨眉寺的珍贵茶品。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这一历史名茶的基础上改……[详细]
锡伯族的娱乐卷熊头:为锡伯族聚居乡一种冬季体育活动。卷(juan)为踢的同意语,系锡伯乡的土语,熊头为锡伯语琼Qiong头Tou的音变。琼头实为一种土生土长的足球,外壳以牛皮制成,内胆用猪或牛膀胱,充……[详细]
万峰塔为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万峰塔,位于秀阳乡汪金桥村太阳坞山头。明嘉靖年间建造。为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高20米左右,底层高2.7米,径上逐层递减。顶部有塔刹。塔内原有螺旋形梯道通往顶层,现为休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泰山民俗 许愿还愿这一民俗是泰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古俗。据民国时的泰安县志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祈愿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诉。”“贪者……[详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