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潮汕民俗中的狗文化

如心君2024-02-27

潮汕民俗中的狗文化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狗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体,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蕴含着深层民族心理结构,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在潮汕民间,由于人们对狗有着复杂的情感,因而在潮汕民俗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意蕴的狗文化。

奉狗为氏族图腾

狗是人类的崇拜的对象之一,潮安凤凰山的畲族人对狗有着浓厚的崇敬心理,他们奉狗为本氏族的图腾,并流传着畲族祖先盘瓠(狗将军)勇敢揭榜,带兵打败西番侵犯的英雄事迹——盘瓠神话。相传在古代,汉军在与西番交战时屡屡失败。当时的皇帝昭示天下英雄:若有能率领汉军征服西番者,不但以后拥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还能成为驸马。

昭示刚出不久,就有一只狗来揭榜。皇帝当时很生气,以为哪家的疯狗来这里捣乱。由于君无戏言,皇帝最后还是让它率领汉军作战,没想到这位狗将军作战勇敢,军纪严明,屡战屡胜。过了不久,狗将军胜利凯旋,皇帝为它摆庆功宴,同时宣布这位狗将军成为驸马。但是,人怎么跟狗一起生活呢?于是,皇帝下旨到处寻找仙药,只求把未来的驸马变成人形。后来,一位道长作法,给狗将军很多药,吩咐他按时吃药,并让他在封闭的地方修炼100天。不到这个天数,任何人不得去见它,否则将前功尽弃。狗将军便依计而行。转眼间已过了99天,公主出于好奇,就悄悄地跑去看。这一看,导致狗将军无法变成人形,只能是一个狗头人身的怪兽了。

在庆功宴上,皇帝还下旨,将狗将军所能看到的方圆土地赐予它。狗将军过于贪心,心想爬得越高,就看得越远。于是它千里跋涉,爬到一座高山的顶峰。岂料老天不作美,当它到达顶峰时是朦胧的雾,它所能看到的只是高山周围的一点点。等到公主与狗将军成亲后,周围荒无人烟,而按当时的习俗,同姓之人不能通婚。为了延续后代,狗将军前思后想,最后它把其儿女分成蓝、雷、盘三姓,分布在周围的不同地方,这样他们的后代就能通婚了。

杀狗祭拜神灵

在潮汕地区,狗作为供品祭拜神灵是较为少见的,然而在揭东新亨镇硕榕村却有杀狗祭拜九天圣王的习俗。

相传在宋朝末年,宋帝昺撤至潮州时,揭阳县蓝田都(今揭东新亨镇)的好汉王九天就立即与王亚八等好友前往潮州支援宋室。宋灭亡后,王九天为了继续与元兵战斗,便投奔了陈吊眼的义军。后来,元世祖派张弘范领兵前来剿灭这支义军,双方在黄岐山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陈吊眼战死,义军战败,而王亚八被擒叛变。王九天孤身一人冲出重围,逃至新亨琅山(今罗山)。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王九天躲进山中的“猴爷洞”中。当元兵追到此处时,遍山搜寻却毫无所获。这时,叛徒王亚八向张弘范献计说:“王九天熟悉琅山的地理环境,肯定是藏在山洞里,只有让狗帮忙搜寻,才能找到他的藏身之处。”张弘范听后,立即命令元兵找来几条猎狗协助搜山,果然发现王九天藏在“猴爷洞”中。为了逼迫王九天投降,张弘范命元兵放火烧洞,但王九天坚贞不屈,最终壮烈殉国。

后来,新亨镇硕榕村的民众为了纪念这位赤胆忠心的抗元英雄,就把王九天尊为“九天圣王”,并在琅山脚下建起一座“九天圣王庙”(位于今硕榕村内),并于每年的六月十九日,也就是王九天的殉难之日举行庙会,杀狗祭拜王九天。

以狗为乳名

从潮汕民间来说,一般人都拥有乳名和学名。乳名也叫小名,是小孩出生后至长大成人之前,家人和亲戚、邻里、友人对其爱称。潮汕人认为,越是高贵的生命越娇嫩,越是卑贱的生命力越强,因此长辈给后代起贱名是希望经得起生活磨难,是为了美好的未来。由于狗出生卑贱,是一种劣等动物,于是像“狗屎”“乌狗”“白狗”“狗仔”之类的乳名屡见不鲜,它寓含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像狗一样贱生贱长,成长顺利之意。

一个人的乳名从小至老常是村人所称呼的。当这些人成家育子,到了老年,村邻人们都熟知和招呼习惯了。但是,对于他的儿媳儿孙,尤其是儿媳,是要避讳的。每逢叫到同音名物时,后辈就要灵活改为其他表达方式,不能直称。在潮汕民间,就流传着一个与“狗”相关的民间笑话。

某村有个村民乳名叫“阿狗”,他的儿媳非常贤惠,懂得孝敬公婆与和睦邻里,特别是要说“狗”这个音时都能巧妙地用代语避开,人们也听得一清二楚。因此,狗叔经常在朋友中夸耀他的儿媳聪明。有一个叫“虼蚤”的老汉听后认为阿狗是在夸夸其谈,就想试试这个妇女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本领,于是趁狗叔不在家时假装上门讨钱。当时狗叔的儿媳正在织布,“虼蚤”就对她说:“阿嫂,狗兄无在内(家)?伊(他)旧(去)年九月初九甲阿乌狗、甲阿白狗去掠我只狗,了欠阮九千九百九十九,你叫伊(他)钱猛(快)点来还。”话说完,“虼蚤”就走了。等到狗叔回家时,“虼蚤”就偷偷躲在这位贤儿媳的门边,听她如何对公公说。他听到这位贤儿媳对公公说:“公公,刚才虼蚤老叔来讨钱,伊呾你旧年重阳时,甲阿乌三三,甲阿白四五,去掠伊只二三四,了欠伊一万少个钱。”“虼蚤”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位贤儿媳的才华,几句话都把“狗”字避开了。

用狗毛“祛病”

狗的本性凶猛,对陌生人毫不客气,轻则狂吠不止,重则追逐撕咬。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旦被狗咬伤,人们流行着通过各种巫术的方式祛病。潮汕民间俗信,一个人被狗咬伤时,要取清水一盆,用银簪蘸水在咬伤的地方刮着,同时口里念道:“刮父刮母,一刮就好。”小孩给狗咬伤,担心晚间发惊,父母可把狗毛拔出一小撮,在小孩的额头上擦几下,这样小孩晚上就能安睡了。也有人把一撮狗毛用布包起,煮水给小孩洗澡,相传小孩便可平安无事。人被狗咬伤后,如果那只狗死掉了,俗信认为被咬之人也难以存活,除非能替那条狗戴孝百天,百天内还不能剃头,这样可能有救。小孩被狗咬伤后,千万不能听到锣鼓声,否则也会死掉。

纵观潮汕民俗中狗文化的各种现象,是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长期积淀而成的,显现了潮汕人丰富的智慧和浪漫的想象力,蕴涵了潮汕人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