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广东 > 汕头市 > 地名

莲下镇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莲下镇隶属:澄海区
行政代码:440515102代码前6位:440515
长途区号:0754 邮政编码:515000
车牌号码:粤D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10.3万人人口密度:1754人/km2
辖区面积:58.73平方公里
简介
程洋冈村  程洋冈程洋冈古称凤鸣冈、凤冈或凤岭,唐代以前这里原来是韩江出海口的岛屿。后改称程洋冈,意取海中之山冈;又称大梁冈,意即泥沙堆积成陇,状如大梁。南……[详细]
槐泽村  槐 泽  槐泽与槐东原为同一村落,古称上王或王厝。南宋末年(约1276年),福建莆田王姓为避“景炎”之难迁居到此,后张、杨、李诸姓陆续迁入。19……[详细]
槐东村  槐 东  槐东与槐泽原为同一村落,古称上王或王厝。南宋末年(约1276年),福建莆田王姓为避“景炎”之难迁居到此,后张、杨、李诸姓陆续迁入。19……[详细]
立德村  立 德  北宋元丰年间(约1084年),福建莆田杜姓及朱、蔡、杨、许、陈、李六姓到洲头、坟埕创村定居。1938年,下王、坟埕和洲头合称德邻乡,意……[详细]
槐南村  槐 南  北宋末年(约1125年),福建莆田王姓迁居到此创村,因聚居地以王为主姓,故称下王。1938年,下王、坟埕和洲头合称德邻乡,意即“以德为……[详细]
神州村  神 州  神州古称州子寨,南宋末年(约1270年),已有麦、何二姓到此定居。清末,因村前有神洲古庙,改称神州。1950年,下王、坟埕和神州合称德……[详细]
许厝村  许 厝  南宋开庆年间(约1259年),福建莆田许姓到此定居,随后,吴、朱等姓陆续迁入,因村落以许姓为主而得名。1938年,许厝和李厝宫合称敦睦……[详细]
李厝宫村  李厝宫  南宋时(约1250年),福建莆田李姓自李和巷(今莲上镇上巷村)迁居到此。清乾隆时,村民李玉山等建三元古宫,故名。1938年,许厝和李厝……[详细]
简介
渡亭村  渡 亭  明嘉靖年间(约1551年)已有人居住。古称杜王洲。1914年,因村旁渡口建有一亭,改称渡亭。1938年属渡亭乡。1950年属八联乡。1……[详细]
蔡寮村  蔡 寮  南宋末年(约1275年),福建莆田蔡姓自本县龙田迁居到此,搭寮定居,因村民以蔡姓为主,故称蔡厝寮。1949年改称蔡寮。1938年属渡亭……[详细]
陈厝洲村  陈厝洲  明朝末年,陈厝(今建阳)人陈仰东到此创村,因这里原来是陈厝乡的洲园,故称陈厝洲。1938年属渡亭乡。1950年属八联乡。1952年属溪……[详细]
沟内村  沟 内  南宋末年(约1275年)已有人到此定居,因村西北有一大沟,故称为沟内。村北面原有港口(即港咀)村,民国后期并入沟内村。1938年属渡亭……[详细]
新寮村  新 寮  北宋末年,南洋杜姓先祖的佃户杨、蔡、朱、许四姓人家到此搭寮定居,故称新寮。1938年属渡亭乡。1950年属八联乡。1952年属溪联乡。……[详细]
建阳村  建 阳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福建莆田陈姓避乱迁居到此,因村民以陈姓为主,俗称陈厝。1938年,取陈姓始祖陈德厚之父陈建阳之名,改称建阳……[详细]
下村村  下 村  明清时期与下村合称潮港,地处灰窑头溪南岸,因涨潮时潮水可由蓬子港直达此溪而得名。明崇祯年间(约1640年),已有蔡、李、谢三姓到此居住……[详细]
南份村  南 份  清光绪元年(1875年),外砂王姓和新溪谢姓到此创村定居,因处“天陇”之南,故名。因当时地属南洋村竹林乡,故住民皆改为李姓。历史上南份……[详细]
潜溪村  潜 溪  南宋初,已有姚姓在此居住,随后,郑、黄二姓先后自福建莆田迁入。古属前溪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属前溪村,又称前溪头村,后改称潜……[详细]
东前溪村  东前溪  南宋景定年间(约1260年),福建古田黄姓到此定居。古称田中乡,因环村皆水田而得名,属前溪村。后因处前溪村之东部,故称东前溪,简名东乡……[详细]
管陇村  管 陇  北宋初(约960年),管姓到此定居,创村于高陇之上,故称管陇。1936年属程洋冈乡。1946年属莲中乡。1950年属维新乡。1952年……[详细]
银溪村  银 溪  古与云二、云一同称云溪,属前溪村。相传明万历年间(约1573年),福建莆田钟、温二姓先后到此定居,因四面环溪,取名云溪。原为云溪一房社……[详细]
云一村  云 一  古与云二、银溪同称云溪,属前溪村。相传明万历年间(约1573年),福建莆田钟、温二姓先后到此定居,因四面环溪,取名云溪。原为云溪二房社……[详细]
云二村  云 二  古与银溪、云一同称云溪,属前溪村。相传明万历年间(约1573年),福建莆田钟、温二姓先后到此定居,因四面环溪,取名云溪。原为云溪三房社……[详细]
窖东村  窖 东  古与窖西合称窖美,因宋代此地有窑窖烧缶、景色别致而得名。相传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福建莆田陈、郑2姓迁居到此。清光绪二……[详细]
窖西村  窖 西  古与窖东合称窖美,因宋代此地有窑窖烧缶、景色别致而得名。相传宋时已有吴、李二姓在此居住。明万历年间(约1600年),戴姓自潮州归湖迁居……[详细]
南湾村  南 湾  明弘治年间(约1500年),林姓自饶平汫洲迁居到此,随后,张、陈、绍、翁等姓陆续迁入。古与北湾、东湾为同一村落,称三湾村。清康熙二十五……[详细]
北湾村  北 湾  明朝中叶(约1500年),吴、陈、郭诸姓到此定居,后周、李等姓陆续迁入。古与南湾、东湾为同一村落,称三湾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详细]
东湾村  东 湾  明朝中叶(约1460年),福建莆田马、丁、洪等姓到此创村定居。古与南湾、北湾为同一村落,称三湾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湾村……[详细]
北村  北 村  明朝末年(约1630年),福建莆田谢、戴二姓到“风飞陇”之北定居。清康熙年间,南洋许厝许姓迁入,在“风飞陇”南北各建一座大谷仓,此为北……[详细]
海后村  海 后  相传明末(约1630年),福建莆田崔、沈、银三姓到“风飞陇”之南定居。清康熙年间,南洋许厝许姓迁入,在“风飞陇”南北各建一座大谷仓,此……[详细]
上村村  上 村  明清时期与下村合称潮港,地处灰窑头溪南岸,因涨潮时潮水可由蓬子港直达此溪而得名。清光绪八年(1882年),潮港以村中灰窑头溪支流为界分……[详细]
  莲下镇位于澄海城区北侧,南靠韩江支流莲阳河,东临南海,西倚凤鸣山,自然资源丰富,素来人文蔚盛,商贾云集。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10.25万人。区域面积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被列为广东省中心城镇。   近几年来,莲下镇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目标,致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文素质,取得丰硕成果。经济建设步上新台阶。2001年全镇GDP11.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6亿元,财政总收入577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6.2/64.1/19.7,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先进乡镇党委”、“文明村镇”、“文明示范镇”、“乡镇企业百强镇”等省、部级以上称号。   乡镇企业  跨入先进行列。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54家,2001年实现工业产值31.7亿元,外贸出口额近2亿美元。在产“三资”企业21家,投资总额4.8亿港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港元。全镇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以木制品、塑料玩具、精细化工、服装工艺、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为优势行业的新工业格局。涌现出6个工业产值超亿元村和宜华、金奇2家产值超15亿元、3亿元的集团企业,冠全国、全省名称企业4家,获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0家,“宜华”木地板、“金奇”服装、“蒂花之秀”化妆品等一批驰名、著名、知名品牌产品饮誉海内外。   农业生产  向集约化、区域化、产业化迈进。全镇可耕面积3.2万亩。连年双季稻亩产超吨谷,蔬菜、水果、水产、禽畜四大生产基地形成规模,湾头片万亩蔬菜基地被汕头市认定为“菜蓝子”工程基地,红旗片7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被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江、海二堤均达到20年和50年一遇设防标准,农田基本实现自由灌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商贸旅游  较为活跃。拥有莲南商贸城等综合市场8座,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近5亿元。蔬菜专业市场3座,年营销量超12万吨,成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蔬菜和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储运、美食等服务性行业相应配套。“千年程洋冈”旅游区被列为汕头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多方游客纷至沓来,“凤岭古港”、“丹砂古寺”、“摩崖石刻”等20多处名胜古迹正在进一步修复。.
下一地名:隆都镇
[以上内容由网友"Kevin"分享。]

以下与莲下镇相关信息:

以下莲下镇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