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湖南 > 常德 > 名人

王与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王与佑•荆河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我叫王与佑,男,1952年生于澧县王家厂镇,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农村三年,1971年招工后,一直在县荆河剧团工作,担任剧团艺委会副主任及乐队队长多年,现为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市戏曲协会会员,国家三级作曲。
  因我祖父是荆河戏戏班文场师傅,父亲王恩儒是原永乐剧团(现荆河剧团前身)的鼓师,姐夫鄢安奎,姐姐陈国兰曾是荆河剧团的台柱子,因此我自小即在剧团生活(一直到进初中住宿为止),耳濡目染,对传统荆河戏有很深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对其不足之处也有一定的见解。招工进团后,适逢学习样板戏时期,我就有意无意地以现代京剧的标准来对荆河戏伴奏音乐进行改进。首先,改变了旧艺人在演奏时音高模糊飘移,弓、指法不讲究的通病,为胡琴规范弓法、指法,以十二平均律来校准乐器发音为突破口,力求能与现代音乐接轨。同时,对传统唱腔的过门进行改进,理顺节奏,突出气口和色彩音。力求做到节奏干净,层次清楚,旋律流畅,特色鲜明。并使荆河戏的胡琴像京剧一样刚柔分明,音色纯美。1978年以后,随着剧团大量恢复传统戏,我先后拜荆河戏音乐泰斗黄绩三及其得意门生许安和为师。学习荆河戏的传统曲牌与技法,向谢天才、赵承文、方觉东、彭觉庆、李觉象、余味精、黄开国、肖耀庭等老一辈的师傅请教。积极挖掘整理各类特色唱腔,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多听戏、多学习、多琢磨、多和兄弟剧团的同行交流,大胆运用现代技法和借鉴其他剧种,一边锐意创新,一边注意反响,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修改,创编了许多段与时俱进的、既是荆河戏又比传统唱腔更好听的新腔。
  1985年,我参加了以上海音乐学院刘国杰、陈应时教授为主讲的常德地区戏工室举办地戏曲音乐理论培训班,受益匪浅。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即为剧团音乐设计的主笔。前后共为近百出日常演出与调(汇)演剧目设计唱腔,广获群众及专家好评。曾多次获省、市音乐设计奖。《桓公拜相》、《夫人令》、《郑宫恩怨》等戏还多次在省电视台、省电台全剧播放,《郑宫恩怨》中的“还凤钗”一折在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内数次播放。并有作品收录于《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音乐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常德卷》、《荆河戏音乐集粹》中,还担任《荆河戏音乐集粹》委员会编委。
  自1978年起,我在剧团开始带徒弟,在三科戏训班中,先后有李小平、谭吉友、宋梦玲等十多人在我的教导下茁壮成长。其中李小平进步最大,会拉主胡、会作曲、会配器,数获省、市大奖,现已荣居二级演奏员之职。与此同时,我分别为1976、1987、2004届小训班学员传授戏曲音乐知识和传统唱段,为其吊腔,教他们如何咬字发音,如何按不同的人物及情景而有区别地行腔摆调,并调理出了张蓉蓉、王四龙、谭莉丽、田媛媛、宋彬彬等一大批唱功优秀的演员。
  现在我虽已年近花甲,但仍然是对荆河戏痴心不改,时刻还在心中琢磨怎样增强荆河戏的活力,恢复它的辉煌。可是现实境况是严峻的: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演员素质日益下降,演出内容越来越杂,上演剧目越来越少,这一切都与国家的希望相差甚大。为了把荆河戏这一传统艺术完好地传下去,我愿继续贡献我的光和热,将我所掌握的一切全部传承给热爱这一事业的后一辈。
下一名人:万志初
[以上内容由网友"Paul"分享。]

以下与王与佑相关信息:

以下王与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