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河南 > 安阳 > 名人

黄继善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黄继善(1892.10~1971.5),又名良臣,河南省滑县黄家营村人。开封市"第一楼包子馆"创始人。黄家世代为农,家境艰难。黄继善幼时只读过2年私塾。1907年,黄继善来到开封西大街福聚楼饭馆当学徒。1915年他离店自谋生路,几经周折后在开封北书店街开了"黄记小饭馆",人称"黄胖子"。
  1922年黄继善与大中华饭庄厨师周孝德相遇,慕周面点技术高超,便以"生养死葬"为条件,和他合伙在山货店19号的3间大过车门和一片空地上,以每月5块大洋的租金,开了一家小吃铺。经营灌汤小包子、吊卤细面、桂粉汤团、桶炉火烧等品种,因物美价廉,颇受中下层人士的欢迎,生意兴隆。房东吴仲琳把他们的饭馆定名为"第一点心馆"。1932年,时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的张钫托人将吴家的房产买去,开设崇记商店,黄继善便在山货店街南口买下一座二层小楼,随将"第一点心馆"易名为"第一楼点心馆"。因周孝德故去,黄就着意经营灌汤包子和吊卤细面。在经营中他坚持两条方针:一是薄利多销,一个包子4文钱;二是保证质量,肉必须是新鲜好肉,油必须是新香油,面必须是头等粉,芡也必须是绿豆芡,绝不以次充好。包子皮薄而不掉底,面条细而不断根,一抄全起,以此赢得顾客的赞誉。1945年,黄继善又独具匠心,将原来大笼蒸制、装盘上桌的包子,改为小笼蒸制,每笼15个,随要随蒸,直接上桌。包子捏得犹如工艺品,小巧玲珑,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赏心悦目。再加上夏用荷叶,冬用松枝衬笼,更添自然清香,肥而不腻,令人食欲大增,很快得到四方食客的赞许。自此,这个源于北宋的历史名产,灌汤小包子,便被改称为小笼灌汤包子,而更加脍炙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黄继善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4月"第一楼点心馆"实现公私合营。后迁往寺后街88号,易名为"第一楼包子馆"。黄继善苦心经营的包子馆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得到很大的发展。第一楼包子成为开封饮食业最有影响的品种之一,受到国内外顾客的高度称赞。
  在合营后的十几年中,作为"第一楼包子馆"经理兼厨师的黄继善,始终坚持参加劳动,并对小笼包子的配料及工艺进行多次改进,使其锦上添花,日臻完善。与此同时,他还言传身教,带出了朱彦宇、黄思忠、曹振杰、韩中雨、缑克中、郭国宾等多名高徒,使其精湛技术代代相传。开封小笼包子的美名不胫而走,除开封市外,北京、沈阳、大连、本溪、齐齐哈尔、郑州、洛阳、焦作、安阳等地都有"第一楼"培训过的技术人员。大连、沈阳、太原、郑州等市还都开设有第一楼小笼包子店。
  黄继善为人正直,一生勤奋,对开封饮食业和烹调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50年代曾当选开封市人民代表,1956年被评为饮食公司先进生产者。"文革"中黄继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1971年5月在开封去世。
下一名人:赵清和
[以上内容由网友"Ross"分享。]

以下与黄继善相关信息:

以下黄继善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