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名人

王嶽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王嶽(1915~1985年),又名钟五,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22年(1933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化学研究所、昆明清华大学植物生理研究所、成都华西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探索出粪便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沼气的过程和提取方法。民国30年,由司徒雷登引荐,赴美国新泽西州拉格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两年后,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和一把SIGMX金钥匙,并被聘为美国默克药厂化学治疗研究所研究员。民国33年回国,先后在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室、重庆药学专门学校、南京中央大学卫生工程系及上海市卫生局等任职。民国38年1月,被聘为福建研究院研究员,后转任协和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4月,任福建师范学院教授,并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3年,在福建师范学院成立抗生素研究室。1955年,王嶽从链丝菌中找到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放线菌素“23-21”的产生菌。并提取结晶,为中国发现第一个抗生素药品。1966年,王嶽和助手们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庆大霉素的产生菌,并于1969年正式投入生产。“文革”中,王嶽受到严重破孩。粉碎--集团后,出版译作《生物学家的物理化学》。1978年,王嶽参加编审的《抗生素物理化性质》及研究成功的庆大霉素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兼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教授,当选为福建科协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1981年,在中国首倡并组织“干发酵”产生沼气的科研工作。1982年,王嶽所领导的微生物研究所又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出新的抗感染氨糖类抗生素--紫苏霉素和武夷霉素的产生菌,把中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推向更高阶段,母校美国拉格斯大学授予“R”纪念章。同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王嶽历任民革中央委员、常委,民革福建省委常委、副主委,省政协二、三届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一生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和译著,主编《抗生素》一书,并出版《王嶽教授论文集》。
下一名人:王世锐
[以上内容由网友"Nancy"分享。]

以下与王嶽相关信息:

以下王嶽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