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厦门 > 名人

陈新政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陈新政(1881~1924年),原名文图,本名滥,嘉禾里二十二都岭兜村人。
  陈新政幼时勤奋好学,19岁时南渡马来亚槟榔屿,帮助其父陈裕鹤经营帆船业,遂改名“文图”(以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又改名“新政”)。后在槟城经营土产进出口,不数年而成为富商,后又开设胶厂,并兼营船运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新政与黄金庆、吴世荣等十余人第一批加人中国同盟会槟榔屿分会,积极为孙中山筹措广西镇南关、云南河口、广州黄花岗等起义经费,起义失败后又多方设法安置逃亡东南亚的大批志士。宣统二年(1910年),与庄银安等在槟城出版发行宣传民主革命的《光华日报》。
  辛亥革命席卷中国大地。马来亚华侨筹款数十万元,汇寄闽、粤、沪军政府,捐输革命经费。陈新政奔走尤力。福建光复后,被推选为南洋华侨代表返抵福州,又被福建都督孙道仁委任为募军债代表,再返东南亚劝募。袁世凯窃国称帝,陈新政对国事百感交集,于是积极提倡侨民教育。发起创办槟城钟灵学校、福建女校(槟城华侨女子中学前身),出钱出力甚多。
  民国3年(1914年),陈新政在新加坡创办《国民日报》。民国5年筹款数千元,支持厦门《民钟报》的创办。民国10年被英殖民当局以反对“海峡殖民地新教育条例”罪名逮捕入狱,判处驱逐出境。
  陈新政自新加坡回乡后,在厦门禾山办学校、订乡约、倡自治。因地方不靖、政治腐败,遂愤而南渡泰国,重整商务,在泰国南部佛头廊开设米厂,并在曼谷等地设立分店,兼营橡胶、椰子等业务。
  民国11年,林森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多次电邀陈新政回闽赞襄政务。陈新政应邀回闽后,见政局混乱,无意仕途,仅月余又返泰国。民国13年9月15日,因患热症,在佛头廊病逝,年仅44岁。
下一名人:陈延谦
[以上内容由网友"Grace"分享。]

以下与陈新政相关信息:

以下陈新政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