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泉州 > 名人

秦望山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秦望山(1896~1970年),泉州草埔尾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
  民国4年(1915年),秦望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同王泉笙、桂华山等革命党人在泉州开展反袁反日斗争。随后参加许卓然领导的闽南靖国军,进行护法倒李(厚基)运动。民国10年,在上海同许卓然等人组织福建自治促进会,号召驱逐北洋军福建督军李厚基。泰望山被派回福建,任组织福建自治军全权代表。秦望山遂到南安县以凤巢山为根据地,将收编的福建民军分为四路。又组建第五路军,自任指挥,曾多次与李厚基的北洋军作战,取得胜利。次年,许卓然、张贞从上海到安溪县,传达在上海推举黄展云为福建自治军总指挥、张贞为前敌总指挥的决定,重新调整番号,许卓然担任自治军第二路司令,秦望山另组第三支队并任统领。经过在南安县官桥镇和晋江县安海镇两次战斗,第三支队发展到300人枪。许卓然、秦望山等部占领安海镇,进逼青阳镇;张贞也率自治军进至泉州新桥头。驻扎晋、南二县的北洋军纷纷退入泉州城。
  民国12年2月,东路讨贼军军长许崇智派前敌总指挥何成浚率部4000人,由福州兼程南下,与张贞、许卓然的自治军合力攻下泉州城。秦望山率部进驻石狮镇一带。不久,秦望山随许卓然率领所部出发广东,讨伐叛军陈炯明。兵至平和县,被敌人包围,秦望山突围后转往上海。
  民国14年,秦望山在上海大学肄业,回到厦门参加中国国民党。同年6月8日,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在厦门成立,秦望山被选为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接着,又被选为厦门市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右派和左派因争夺国民党领导权发生激烈的斗争。同年7月,国民党中央派丁超五到厦门筹备成立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秦望山离开厦门到诏安,兼任诏安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
  民国15年1月,许卓然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回到福建,秦望山奉许卓然之命潜入泉州担任国民党晋江县临时党部筹备主任。同年11月23日,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独立第四师营长黄克绳(泉州人)率部占领泉州。12月间,成立国民党晋江县临时党部,秦望山为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秦望山担任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晋江县分会常务委员、主任兼总务股股长;同时担任晋江县防灾委员会主任和慰问工作团团长。民国27年起,连任第一、二届国民参政员,两次往南洋发动华侨捐款抗日,参加菲律宾华侨抗日武装斗争,担任菲律宾抗日血干团总顾问兼青年工作队指导,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菲律宾光复后,秦望山回到泉州。他将友人馈赠的3万多美元,大部分投资福建华侨建设公司,又将其中的股票抵押美金1万多元捐给泉州民生农校作为建筑经费。
  民国34~36年,秦望山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并任福建华侨建设公司董事长,策划建设福建铁路和开采永春天湖山煤矿,完成安海港的围垦工程,筹建福建水利建设公司。
  民国38年7月,秦望山因劝告李良荣接受和平解放及闽西李汉冲起义,被国民党特务毛森追捕而逃避香港,开设福元船务行。
  解放后,泰望山在香港积极参加新中国货运工作。1950年,货船从广州运油至汕头,被国民党炮艇截劫去台湾,他的长子秦长城也被扣押到台湾,但他毅然拒绝去台湾。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到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办报兼营印务馆,宣传新中国,被英国殖民政府驱逐出境,回到香港继续经商。
  1957年1月,在中共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在何香凝、邵力子的直接过问下,秦望山举家从香港返回大陆定居,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先后被选为第二届民革福建省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民革省委常委,台湾工作组组长,并任政协福建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秦望山回大陆后,写了数万字的文章,向海外宣传祖国建设成就。直到临终前,他还为福建沿海建设事业写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970年1月,秦望山在福州病逝,享年75岁。
下一名人:吴志满
[以上内容由网友"Michael"分享。]

以下与秦望山相关信息:

以下秦望山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