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泸县旅游

泸县旅游

泸州玉蟾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玉蟾山景区位于泸县县城旁,距泸州市区33公里,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为4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山下有九曲河、濑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点有塔林、……[详细]
泸州玉龙湖号称川南第一湖,是川南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泸州玉龙湖风景区位于泸县东部立石镇、毗卢镇境内,原名三溪口水库,占地1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平方公里、长度为25.1公里,蓄水2510万立方米,保灌农田10万亩,连年起水成鱼200多吨。因从航拍中发现,水面宛如一条巨大多脚的龙,通过蔚蓝色……[详细]
泸州海潮湖简介 川南海潮湖川南海潮湖旅游区,它离泸州城约20公里,沿泸州――自贡公路而行,沿途风光绮丽.海潮湖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其中有泸州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百年桂元林,米溪沟支流风景区等。川南海潮湖旅游区,石刻华表大门,古今名家题辞,盈入眼帘;山庄旅舍、宾馆楼群,则环绕于湖岸;湖两……[详细]
泸县龙脑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位于泸县龙脑桥镇,架设在九曲溪上。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378-1398)建。龙脑桥以石雕精湛著称,石雕艺术又以龙头占主要位置而得名。  桥为平梁式石桥,原高5米,长54米,宽1.9米,有14个桥墩,将桥分为13孔。石雕为巨大的龙、狮、象和麒……[详细]
高洞旅游风景区位于距泸州市区36KM的泸县百和镇境内,又名福禄崖,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神话传奇,清澈见底的大鹿溪河横穿其中。属世间罕见的天然奇观,风景秀丽、冬暖夏凉,内有能与贵州黄果树相媲美的雄伟壮观瀑布。另有天潭、泪飞洞、吼天狮子、九曲三湾一道桥、金龟晒水等多处奇异景点。实属世人休闲游乐、……[详细]
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位于省级龙脑新农村示范片,地处县城城郊,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为核心规划,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沿九曲河形成风景环线,以小马滩村、龙华村、-村为支点,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文化演展于一体的全省领先、川南一流的乡村旅游型新农村综合体……[详细]
屈氏庄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屈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09-1845)。民国1912年—1916年扩建碉楼、戏楼、佛堂,庄园基本完善成现在的格局。解放后,庄园作为粮站使用,1972年将庄园的一部分作为阶级教育展馆。1981年,泸县人民政府公布屈氏庄园为泸县重点文物……[详细]
道林沟景区位于石桥镇境内,面积25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省东部与重庆市西部交界处,属“濑九马低山背向斜”自然区。景区辐射面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景区内湖、潭、滩、瀑布相接,名山古寺众多,是薄刀岭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详细]
泸县百和高洞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泸县百和镇,是泸县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旅游新县”战略,打造泸县旅游“金三角”的重头戏之一。百和镇与合江县、重庆永川区接壤,距泸州市区45公里,永川市区50公里,县城福集60公里。“家和、人和、百和”,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远离都市喧嚣、静养……[详细]
泸县龙桥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龙桥已考证的最早建造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明、清两代建造最为盛行。在民国时期乃至现代,建桥雕龙的风俗仍在延续。在官道所跨经的主要河流上,由官方主持、民间参与;民间募资多在一般乡道等必经溪流上修建龙桥。泸县龙桥长则有100余米、宽约10米;短有的仅有长……[详细]
玉蟾温泉国际度假区座落于泸县县城与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玉蟾山的交汇处。臻选“川南明珠”玉蟾山之贵脉,扼山谷水城之灵气,拥湖山林泉之精要,秉承“龙文化”、“宋文化”、“酒文化”和“石刻文化”之精华,仅用10%的土地建住宅,山水森林覆盖率超过70%,堪称川、渝、黔、滇四省市结合部之……[详细]
泸县奇峰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自然风光美丽,古遗址、古俗文化富有特色。明清时期石刻新桥、铁垆滩龙桥鬼斧神雕;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玉龙湖灌区宝藏支渠上的胜利渡槽、华丰渡槽石砌渠,高达45米,宏伟壮观,是四川省水利工程石渠建设上的一绝;二甲岩古寨自然风光保持原始韵味;永安古寨,是泸州志有名的自古……[详细]
玉蟾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泸县县城东南1千米的玉蟾山上。造像及石刻题记始于晚唐,大多数凿刻于明代永乐至天启年间,少数雕刻于清代。  保护范围:东至古玉蟾关外延25米处,南至金鳌峰崖壁外延175米处,西至金鳌峰崖壁外延150米处,北至省用材林研究所办公室前操场边。  建设……[详细]
泸县宋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菩桥墓群  保护范围:东至菩桥屋基,西至60米田坝公路处,向南外延60米至山脚田边(张燕德宅),向北外延30米至山脚村道。  建设控制地带:向东90米至菩桥河沟边,向南外延50米至张良德宅,西、北与保护范围重合。  2.长岭埂宋墓群  保护范围:墓……[详细]
罗盘嘴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盘嘴墓群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占地约450平方米。为泸县宋墓之一,雕刻的内容主要为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综合等种类。  2013年,罗盘嘴墓群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为仿木结构石室墓竖穴式墓圹,坐东北向西南,长方形平面。墓葬由墓道……[详细]
茶马古道-光明古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古道,位于泸县福集镇工矿社区。东南—西北走向,建造年代最早为唐代。光明古道现存长1091米、宽1.7米—2.9米,光明古道东南端为石龙场的一段古街,两侧古建筑保存较好。光明古道为川南地区茶马古道重要支线的一段,是泸州地区的茶马古道接通茶马古……[详细]
东林观山寨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东林观山寨遗址,位于百和镇东林观村,是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寨墙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沙子坪洞子山墓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沙子坪洞子山墓群(泸县)  保护范围:东以墓葬占地范围外延80米至荣昌县双河镇山南水库为界,南、西、北均以墓葬占地范围外延5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东与保护范围重合,南、西、北以保护范围外延50米为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泸县圆通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喻寺镇圆通寺,又名圆通禅林,是座木石结构的古建筑寺庙。修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万历三十六年(1608)重建,清光绪四年(1878)培修,2006年—2007年再次进行维修。原系三重大殿,现仅存前殿、中殿、右厢房。此寺坐东南向西北,复四院布局,面……[详细]
泸县惠济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惠济桥原名七里桥,又名伏龙桥,明万历三年(1575)修茸,明崇祯四年(1631)重建,清嘉庆十九年(1814)修缮,道光年间改建为券拱桥。桥为石质九券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跨于濑溪河上。桥长105.6米,宽7.9米,高10.53米,每券跨度约10米,拱……[详细]
白思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思桥,《泸县志》载:“传清初士人白思建。旧志作白狮桥”,为7墩8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22.9米,宽1.2米,高2米。由南向北第三、四、五个桥墩依次雕刻有狮、龙、象。狮口衔绶带,龙张口含珠,象鼻向右弯曲。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该桥是泸县龙桥中……[详细]
白鹤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桥长5.8米,宽1.2米,桥板厚0.39米。现可见西北向东南第一个桥墩,其上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1.51米,斜口呲嘴,凸鼻,凸目,浮于水中,显得古朴苍劲。白鹤桥结构稳固,雕刻细腻生动。2007年……[详细]
杨湾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湾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9.09米,宽1.33米,板厚0.36米。桥中部的3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雕刻手法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团山堡山万寿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团山堡山万寿桥,建造于明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82米,宽0.97米,高0.82米,桥板厚0.28米。两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头上昂,龙尾平直。其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详细]
高阁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阁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59米,宽0.98米,高2.34米,桥板厚0.25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龙头呲牙,凸鼻、凸目,造型别致,雕刻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和尚山高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和尚山高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跨于马溪河上。桥长23.12米,宽1.36米。从东北至西南的4个桥墩东南端顶部依次圆雕瑞兽狮、龙、象、龙。雕刻物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雕工精湛。该桥反映了当时的桥梁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的状况,具……[详细]
济众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济众桥,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为8墩9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26.25米,宽1.3米,高2.18米。由东南向西北第二个桥墩上圆雕龙1条。龙身呈“S”形,龙口微张露牙,龙须卷曲呈波浪状,龙尾粗大呈缠绕状,龙鳞怒张,甚有气势。该桥雕刻手法细……[详细]
长林村十组新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林村十组新桥,建于清代,为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现为6墩7孔。桥长14.06米,宽1米,桥面板厚0.33米。由北向南第三、四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张口露牙,龙尾呈卷曲状,由北向南第三个桥墩龙头张口含珠。其雕刻精美、线条流畅,造型圆润、生动……[详细]
铁垆滩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铁垆滩桥,建于清代,为12墩1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铁石溪上。桥全长28.52米,桥面宽1.36米。桥中部的5个桥墩各圆雕龙1条。桥墩西北端顶部为龙头,东南端顶部为龙尾。龙头短吻斜口,口微张露牙、舌。龙尾有的呈纵向卷曲状,有的呈平面盘状……[详细]
梨园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梨园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1.95米,宽1.14米,桥板厚0.32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龙头长吻弧口,呲嘴露牙。龙尾为浅浮雕,呈平面盘状。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详细]
材料:羊肉,面粉,韭菜,葱姜蒜,青辣椒 调料:辣椒面,十三香,盐 做法: 1、先和面,面要和软点,和好备用 2、切好要用的羊肉片,酸菜切丝,葱姜蒜,辣椒切好备用(看自己的喜好加西红柿) 3、准备好调料粉,辣椒面,盐,味精 4、做汤,锅里加油,待油热后,放入肉片,姜丝,炒直肉的血水干,然后加……[详细]
厚嘴鹦鹉,也就是厚嘴鹦哥,它的学名叫做粗喙金刚。在粗喙金刚之下,全世界仅仅只有两个物种,其中就包括厚嘴鹦哥。在墨西哥境内曾有大量的粗喙金刚,但可惜的是,上一世纪这一品种就已经灭绝了。现在的厚嘴鹦哥大部……[详细]
巧家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产于巧家县金沙江沿岸地区,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晚清以来,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尤为青、藏、川、滇等省藏区彝族同胞钟爱。小碗红糖造型古……[详细]
书鳃指的是水生节肢动物中的肢口纲所特有的一种呼吸器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就是鲎了,书鳃与我们见到的蜘蛛书肺很相似,看上去就像书页一样的重复叠加着,所以我们将这种呼吸器官称之为书鳃,书鳃在体表上是很……[详细]
金华山石塔,位于剑川县2公里外的金华山金华古寺,属剑川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山石塔为六级方形密檐式石塔,通高6米,始建于明朝,清朝光绪年间(约1876年)重修。基座为须弥座,从第二层到第五层,每……[详细]
在风水学中,一些镇宅宝物可以辟邪、招财,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用于镇宅、安家、驱邪的宝物,用这些传统物件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今天给大家盘点十大镇宅招财的吉祥物,一起来看看吧。十大镇宅招财吉……[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