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新四军战士

新四军战士

傅有志(?-1942),福建省南安县人。少年时代侨居菲律宾,1939年参加菲律宾华侨劳工团体联合会慰劳团回国,此后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俘,1942年5月在上饶集中营英勇就义。……[详细]
李平(1916-1942),福建省南安县人,菲律宾归国华侨。1937年高中毕业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发生。他义愤填膺,参加菲律宾华侨救国义勇队回到厦门,随即辗转来到龙岩参加新四军。他脱下西装革履,换上新四军的军服,精神振奋地表示:“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誓死忠心报国,驱逐日寇出中国,决……[详细]
陈里夫(1919-1942),又名李夫、里平,福建省南安县人,马来西亚归侨。一九三九年六月满怀爱国热情随菲律宾“劳联会”组织的华工回国慰问团归国参加抗日战争,同年八月到达桂林与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接上关系,介绍到新四军工作。一九四○年从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四期四中队学习结业后分配到第一支队一团任……[详细]
蒋仁坚(1921-1942),又名蒋丽炎,狱中化名狄克,福建省晋江县人,菲律宾归侨,擅长美术。1939年5月参加菲律宾华侨劳工回国慰问团,前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慰问期间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员、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副指导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关……[详细]
张百钧(1922-1941),福建省晋江县东石乡下庄村人。1922年2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1935年由族人带往菲律宾读书,在三叔父张匡时的影响下接受进步思想。1938年加入菲律宾华侨店员抗日救亡协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5月参加“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回国慰问团”赴新……[详细]
陈天赐(1923-1945),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复兴街人。1923年6月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后勤工作人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1945年在江西广丰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英勇牺牲。……[详细]
李羡椿(?-1939),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版寮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独立第9团战士、班长,参加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李羡椿随所在部队开赴苏皖抗日前线,历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三营三连侦察班长,三营侦察排长,经常化装到南京等敌……[详细]
周乌来(1913-1941),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荷中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开创闽南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于1938年初北上抗日,任江北游击纵队侦察连连长。1941年在安……[详细]
蔡和尚(1910-1943),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白塔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于1938年初北上皖南参加抗日战争,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老三连副连长。1943年在安徽土地庙截缴敌人枪弹的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清流(1918-1939),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曲溪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开创闽南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历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班长、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排……[详细]
方开春(1919-1941),又名方进清,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孙坑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斗争,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班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曾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七团三营七连副连长。1941年5月在安徽省下南庄与日军作战中牺牲。……[详细]
吴坤英(1917-1942),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连二排副班长。1942年3月在安徽省和含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战斗中牺……[详细]
张海外(1915-1941),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士。1941年8月在安徽省含山县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汉柳(1920-1942),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坡下村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三连一排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连一排战士。1942年在安徽省和含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战斗中牺……[详细]
黄腰(1925-1944),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下洞村人。1935年7月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班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班长、排长,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排长。1944年在安徽省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斗……[详细]
吴金成(1916-1943),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金坑村人。1933年1月参加革命,参加了开创闽南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历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独立营战士、班长、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详细]
罗添风(1902-1941),福建省云霄县马舖乡宝洞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七师警卫连班长。1941年1月3日在皖南茂林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邓朝魁(1914-1938),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科岭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历任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战士、班长,参加了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分队长、红八团连长,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详细]
罗红甘(1903-?),又名王金含,福建省云霄县马舖乡宝石村人。1934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抗日游击纵队七连班长。在安徽省芜湖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邬金华(1912-1939),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乡太保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南抗日计蒋军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二支队三团三营七-士,参加了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随部东进开辟苏淅抗日根据地,在战斗中失踪。……[详细]
邓肇华(1903-1938),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科岭村人。1932年8月参加革命,任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战士、红八团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详细]
郑亚德(1918-1943),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乡坂场村人。1933年6月参加革命,为岩永南(龙岩、永定、南靖)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西南地区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战士、红八团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详细]
李村连(1905-?),福建省龙岩县曹溪乡东山村人。1929年6月参加革命,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随军北上后失……[详细]
李春发(1909-?),福建省龙岩县曹溪乡东山村人。1929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详细]
林柏发(1916-1938),福建省龙岩县龙门镇赤水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在长江北岸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陈肇钦(1910-1938),福建省龙岩县龙门镇考塘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在江苏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青旺(1913-1940),福建省龙岩县小池乡何家陂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团部会计。参加了开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在江西北部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承昌(1913-1938),福建省龙岩县小池乡牛眠石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号兵。1938年在安徽南部反……[详细]
黄祥番(1918-1938),福建省龙岩县江山乡铜钵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在安徽南部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郭奕元(1919-1938),福建省龙岩县江山乡铜钵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在安徽南部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庙会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柳城庙会以开山寺最有特色。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柳城开山寺热闹非凡。善男信女在烟雾缭绕中口颂佛经,在佛祖面前虔诚地许下心愿,祈求人生平安。开山寺又名寿佛寺,建于清嘉庆十年……[详细]
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讲究的传统名菜,其形、色、味俱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只有在隆重的宴会或祭奠时,才能品尝到烤全羊这道蒙古民族饮膳食俗的代表大菜。烤全羊是在蒙古民族传统……[详细]
从重视阶级地位的国家来到美国的游客,或许觉得美国并不特别尊敬显要人物。美国人向人鞠躬致敬,不会因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别殷勤,会多鞠几个躬。不论在家或搭乘汽车,美国人通常不会要求贵宾坐上特定的座位。礼……[详细]
临漳县西街撵花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每逢春节、庙会,临漳城到处闹社火,惟独西街一无所有,居民们都感到脸上无光。为了给西街争口气,在西街以卖水饺为生的开封人刘子东,把自己知道的撵……[详细]
杜浔酥糖又名漳浦酥糖,是福建漳州市的一种地方传统甜点。因产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杜浔镇而得名。主要原料是花生仁、蔗糖、麦芽糖、猪粽头肉等,口味酥脆,工艺是炒、熬、煮。杜浔酥糖已有百年历史,以传统工艺结合……[详细]
李长歌的原型就是李建成的女儿,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且将他们的儿子也一并除去,意为斩草除根。而李世民终究是不忍心杀掉李建成的女儿,女儿之一就是永宁公主李长歌。这也符合电视……[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